送人之南京

· 孫蕡
知君迢遞拜金鑾,誰信西風送別難。 路入楚天千里外,心隨明月五雲端。 石門乾落孤帆遠,庾嶺秋高白露寒。 翰苑若逢相識問,爲言還着舊儒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金鑾:指皇帝的宮殿,這裏特指南京的皇宮。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
  • 五雲:五彩祥雲,常用來比喻皇帝的居所或吉祥的徵兆。
  • 石門:地名,可能指南京附近的石門山。
  • 庾嶺:即大庾嶺,位於今江西省與廣東省交界處。
  • 翰苑:翰林院,古代負責編纂國史、起草詔令的機構。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或文人的身份。

翻譯

知道你將遠行去南京朝見皇帝,誰又能相信西風中的送別是如此艱難。 路途延伸至楚天之外的千里,我的心隨着明月飄向五彩祥雲的高端。 石門山邊,孤帆漸行漸遠,庾嶺之上,秋風中帶着白露的寒意。 如果在翰林院遇到相識的人詢問,就告訴他們我還戴着舊時的儒生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前往南京的情景,通過「楚天」、「明月」、「五雲」等意象展現了旅途的遼闊與高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石門乾落孤帆遠,庾嶺秋高白露寒」以景寓情,既描繪了旅途的艱辛,也隱喻了人生的無常與孤寂。結尾的「翰苑若逢相識問,爲言還着舊儒冠」則透露出詩人對文人生涯的堅守與自嘲。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