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葡萄

· 孫蕡
驪龍弄影照高秋,萬斛明珠露氣浮。 還憶玉人歌舞散,紫駝銀甕出涼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驪龍:傳說中的一種黑龍,這裏比喻葡萄藤。
  • 斛: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
  • 玉人:指美麗的女子。
  • 紫駝銀甕:指珍貴的酒器。
  • 涼州:古代地名,今甘肅省武威市,以產美酒著稱。

翻譯

秋日裏,葡萄藤如驪龍般搖曳生姿,映照着高遠的天空,彷彿萬斛明珠般閃爍着露水的氣息。回想往昔,美麗的女子歌舞已散,只留下珍貴的紫駝銀甕,裝着來自涼州的美酒。

賞析

這首作品以葡萄爲題,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秋日葡萄的美景和往昔的歡樂時光。詩中「驪龍弄影」形象地描繪了葡萄藤的搖曳之姿,而「萬斛明珠」則巧妙地比喻了葡萄上露水的晶瑩剔透。後兩句回憶往昔,以「玉人歌舞散」和「紫駝銀甕出涼州」表達了時光流逝、歡樂不再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葡萄與美酒、歡樂時光的緊密聯繫。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葡萄美景的讚美。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