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大堤有遊女,盛服佩鳴璫。
冶容麗皎日,錦綺華若英。
含情采秋綠,薄暮不盈筐。
問女何所思,疊疊哀怨長。
夫君久離索,杳邈江與湘。
寒涼人短褐,波浪泛舟航。
芙蓉謝初夕,巖桂亦已芳。
渺渺燕北歸,飛飛雁南翔。
風飄流塵起,木落天雨霜。
俯視慚游魚,仰觀愧七襄。
此情君詎察,懷玉空自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堤:堤壩,此處指河堤。
- 遊女:遊玩的女子。
- 鳴璫:古代婦女佩戴的響鈴,此處指裝飾品。
- 冶容:美麗的容貌。
- 皎日:明亮的太陽。
- 錦綺:華麗的織物。
- 若英:如花般美麗。
- 秋綠:秋天的綠色植物。
- 薄暮:傍晚時分。
- 盈筐:裝滿筐子。
- 離索:分離,孤獨。
- 杳邈:遙遠。
- 短褐:粗布短衣,指貧苦人的衣服。
- 舟航:船隻。
- 芙蓉:荷花。
- 巖桂:山中的桂樹。
- 渺渺:遙遠的樣子。
- 七襄:古代傳說中的七仙女。
- 詎察:豈能察覺。
- 懷玉:懷抱美玉,比喻懷才不遇。
翻譯
河堤上有遊玩的女子,穿着盛裝,佩戴着響鈴。她的容貌美麗如明亮的太陽,穿着華麗的錦綺如花般絢爛。她含情脈脈地採摘秋天的綠葉,直到傍晚也未能裝滿筐子。問她在想什麼,她的哀怨長長地疊疊。她的丈夫已經很久沒有消息,遠在江與湘之間。寒冷侵襲着他的短褐,波浪衝擊着他的船隻。初夜的荷花已經凋謝,山中的桂樹也已芬芳。遙遠的燕子北歸,雁羣南飛。風起塵揚,樹葉落下,天空降下霜雪。她俯視着遊動的魚兒感到慚愧,仰望着天空感到愧對七仙女。她的這份情感你怎能察覺,懷抱着美玉卻只能自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盛裝遊玩的女子,她的美麗與哀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中通過女子的服飾、容貌和行爲,展現了她的孤獨和對遠方丈夫的思念。自然景物的變化,如荷花的凋謝、桂樹的芬芳、燕雁的遷徙,以及天氣的轉變,都加深了女子內心的哀愁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詩的結尾,女子感到自己無法被理解,只能獨自承受內心的痛苦,表達了深切的無奈和自憐。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孫蕡對女性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