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邊城亙長雲,迢迢接沙漠。
時平宣威遠,壯士從軍樂。
霜風朝出獵,錦旆明揮霍。
營田懸兩狼,都護掛雙貉。
前茅擁宛騎,後勁吹羌角。
官勳四時轉,征戰胡塵邈。
腐儒身計疏,中夜思奮躍。
何能投章甫,從爾上麟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亙(gèn):連綿不斷。
- 迢迢:遙遠的樣子。
- 宣威:宣揚武力。
- 錦旆(pèi):彩色的旗幟。
- 揮霍:迅速移動。
- 營田:軍營中的田地。
- 都護:古代官名,指邊疆地區的軍事長官。
- 雙貉(háo):指貉皮製成的裝飾品。
- 前茅:古代行軍時,前哨的士兵手持茅草,以示警戒。
- 宛騎:指良馬。
- 後勁:指軍隊的後備力量。
- 羌角:羌族的樂器,這裏指羌族的軍隊。
- 官勳:官職和功勳。
- 腐儒:指迂腐的讀書人。
- 章甫:古代的一種帽子,這裏指文官的服飾。
- 麟閣:古代的功臣閣,用來表彰功臣。
翻譯
邊城連綿不斷,雲層長長,遙遠地延伸至沙漠。 時局平靜,宣揚武力至遠方,壯士們樂於從軍。 清晨的霜風中出獵,彩旗迅速揮動,明亮奪目。 軍營中的田地懸掛着兩頭狼,都護的裝飾品是雙貉皮。 前哨的士兵騎着良馬,後備力量吹響羌族的號角。 官職和功勳隨着四季更迭,征戰在遙遠的胡地塵埃中。 我這個迂腐的讀書人,深夜思考,渴望奮起一躍。 如何能夠脫下文官的服飾,隨你一同登上表彰功臣的麟閣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城的壯麗景象和軍士的豪情壯志,通過對邊城、沙漠、軍旗、獵獵風聲等意象的生動描繪,展現了邊疆的遼闊與軍人的英勇。詩中,「腐儒」自嘲,表達了對軍功的嚮往和對文官身份的不滿,渴望能夠改變身份,參與征戰,獲得功勳,最終登上麟閣,成爲國家的功臣。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情感激昂,體現了詩人對邊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強烈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