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野人於世本無營,尚有閒功日計程。 篔竹縛梯求密筒,連宵運水搗香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指居住在偏僻安靜的地方。
  • 雜詠:隨意吟詠,即興作詩。
  • 洪武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間的第十一年,即1378年。
  • 平原:地名,這裏指作者的家鄉。
  • 野人:指隱居的士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無營:無所求,不謀求世俗的名利。
  • 閒功:閒暇時的勞作。
  • 日計程:每日計算工作進度。
  • 篔竹:一種竹子,可用來製作各種器具。
  • 縛梯:綁紮梯子。
  • 密筒:可能是指用竹子製作的一種容器。
  • 連宵:連夜,整夜。
  • 運水:搬運水。
  • 搗香粳:搗碎香米,粳(jīng)是一種稻米。

翻譯

我這個隱居的士人本就不求世俗的名利,但仍有閒暇時的勞作需要每日計算進度。用篔竹綁紮梯子去製作密筒,整夜搬運水來搗碎香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隱居生活的日常勞作,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勞動的熱愛。詩中「野人於世本無營」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的隱居態度和對名利的超然。後兩句則通過具體的勞作場景,展現了作者勤勞的生活狀態和對自然材料的巧妙利用,體現了隱居生活的自給自足和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