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
- 雜詠:隨意地吟詠。
- 洪武十一年:明朝朱元璋時期的年份,即1378年。
- 平原:地名,可能指作者的家鄉。
- 遠公:指晉代高僧慧遠,他在廬山東林寺創立了蓮社,此處借指高僧或隱士。
- 蓮社: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創立的佛教社團,以修行唸佛爲主。
- 老大:年老。
- 東林:指廬山東林寺,慧遠創立蓮社的地方。
- 白猿:白色的猿猴,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象徵着隱逸和超脫。
- 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翻譯
隱居中隨意吟詠七十四首,這是我在洪武十一年從平原回到家鄉時所作。 遠方的僧侶或隱士多次邀請我加入他們的蓮社,但我已年老,無意前往那石橋之地。 遙想東林寺山月升起之時,在白猿啼叫的地方,樹木隨風蕭蕭作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孫蕡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遠公蓮社久相招」反映了他曾受到邀請加入佛教社團,但他以「老大無心」迴應,表明自己已無心參與世俗之事。後兩句通過對東林寺山月和白猿啼聲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內心的寧靜。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獨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