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官平原留別諸老

· 孫蕡
朱衣和淚別龍庭,瘦馬嘶風出鳳城。 託跡禁闈原已重,之官名邑未全輕。 馳驅祇笑儒生拙,憫念難忘聖主情。 後夜玉堂清夜永,紫薇花月向誰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衣:紅色的官服,這裏指官員。
  • 龍庭: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地方,也指朝廷。
  • 鳳城:指京城。
  • 禁闈:指皇宮,皇帝居住的地方。
  • 之官:赴任官職。
  • 名邑:有名的城市。
  • 馳驅:奔走效力。
  • 儒生:讀書人。
  • 聖主:指皇帝。
  • 玉堂:指宮殿,也指翰林院。
  • 紫薇:花名,也指紫薇省,即中書省,是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機構。

翻譯

我穿着紅色的官服,含淚告別了朝廷,騎着瘦弱的馬在風中嘶鳴,離開了京城。我曾在皇宮中立足,雖然重要,但赴任到一個有名的城市,也不算完全輕視。我奔走效力,只能苦笑自己作爲儒生的笨拙,對皇帝的恩情難以忘懷。在那些宮殿中的深夜,紫薇花和月光又爲誰而明亮呢?

賞析

這首詩是孫蕡在離開京城赴任平原縣時所作,表達了他對朝廷的留戀和對新職位的期待與不安。詩中「朱衣和淚別龍庭」描繪了離別的場景,情感深沉。後句「馳驅祇笑儒生拙」自嘲儒生的無力,但「憫念難忘聖主情」又顯露出對皇帝的忠誠。結尾的「紫薇花月向誰明」則帶有哲理意味,暗示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過去的懷念。整首詩情感複雜,既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環境。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