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 孫蕡
冬至至日日初長,久客客懷懷故鄉。 梅蕊惟愁雪爛熳,柳條又是春相將。 懶朝違世真自笑,憶遠寄書殊未央。 海門關外暮雲合,應有南還徵雁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冬至至日:冬至這一天。
  • 日初長:指冬至後,白天開始逐漸變長。
  • 久客:長期在外的人。
  • 客懷:旅人的情懷。
  • 梅蕊:梅花的花蕾。
  • 雪爛熳:雪下得很大,形容雪勢盛大。
  • 柳條:柳樹的枝條。
  • 春相將:春天即將到來。
  • 懶朝:懶於上朝,指不願參與朝政。
  • 違世:與世隔絕。
  • 自笑:自我嘲笑。
  • 憶遠:思念遠方。
  • 寄書:寄信。
  • 殊未央:還沒有結束,意指思念之情未了。
  • 海門關:地名,可能指海邊的關口。
  • 暮雲合:傍晚的雲彩聚集。
  • 南還徵雁:南飛的大雁。

翻譯

冬至這一天,白天開始變長,我這個長期在外的旅人,心中充滿了對故鄉的思念。梅花的花蕾擔心大雪的降臨,而柳樹的枝條卻預示着春天即將到來。我懶得上朝,與世隔絕,自我嘲笑,同時深深思念着遠方,寄出的信件還未有迴音。海門關外,傍晚的雲彩聚集,應該有南飛的大雁在翱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至時節的景象,以及詩人作爲久客的思鄉之情。詩中通過對梅蕊、柳條的描寫,巧妙地引出了冬去春來的自然變化,同時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後兩句則通過「懶朝違世」和「憶遠寄書」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遠方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