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節婦

城破兵連遠近村,皇皇趨入泮宮門。 甘從烈士捐生義,不學降臣負主恩。 氣逐彩雲隨劍化,形摹青血與磚存。 我來感悼前朝事,爲立穹碑慰古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皇皇:匆忙、慌張的樣子。
  • 泮宮:古代的學校,這裡指學宮。
  • 烈士:有志於建立功業的人,這裡指忠貞不屈的人。
  • 捐生:捨棄生命。
  • 降臣:投降的臣子。
  • :指精神、意志。
  • 彩雲:五彩雲,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 劍化:指劍光如化,形容劍光閃爍,如同化作彩雲。
  • 青血:指忠烈之血。
  • 穹碑:高大的石碑。

繙譯

城池被攻破,戰火蔓延至遠近的村莊,人們慌張地逃入學宮的門內。她甯願追隨那些忠貞不屈的烈士,捨棄生命,也不願像投降的臣子那樣背棄主上的恩情。她的精神如同彩雲般隨著劍光閃爍而消散,她的形象則被刻畫在青血與甎石之上,永存不朽。我來到這裡,感慨悼唸前朝的往事,爲了安慰那些古老的英魂,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城破後的混亂場景和節婦的堅定選擇,展現了她對忠誠與氣節的堅守。詩中“氣逐彩雲隨劍化”一句,以浪漫的筆觸贊美了節婦的精神如彩雲般絢爛而短暫,而“形摹青血與甎存”則強調了她的形象與精神永存於世。結尾的“穹碑慰古魂”表達了對前朝英烈的敬仰與懷唸,同時也寄托了對後人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銘記歷史,傳承忠誠與氣節的精神。

烏斯道

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字繼善。烏本良弟。與兄俱有學行。長於詩,意興高遠,飄逸出羣。尤精書法。洪武初得有司薦,爲永新縣令,有惠政。後坐事謫戍定遠。放還,卒。有《秋吟稿》、《春草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