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 孫蕡
洞庭清秋灝氣多,金盤彩月搖碧波。湘靈朱絲奏雲和,九疑木落風娑娑。 長相思,渺何極。湘山雲斷湘水深,淚竹年年雨花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灝氣:(hào qì) 浩大的水氣。
  • 湘靈: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 朱絲:紅色的絲絃,指琴絃。
  • 雲和:古代琴瑟等樂器的代稱。
  • 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境內。
  • 娑娑:(suō suō) 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渺何極:渺茫無邊,無法到達盡頭。
  • 淚竹:傳說中湘妃淚灑竹上形成的斑點,又稱湘妃竹。
  • 雨花碧:形容雨中的花色碧綠。

翻譯

洞庭湖在清秋時節浩大的水氣瀰漫,金色的月亮在碧波上搖曳。湘水之神用紅色的琴絃彈奏着雲和之曲,九嶷山的樹木在風中沙沙作響。

長相思啊,這份思念渺茫無邊,無法到達盡頭。湘山的雲彩已經斷絕,湘水深邃,每年的淚竹上都有雨花般碧綠的斑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洞庭湖秋夜的景色,通過湘靈奏樂、九疑木落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神祕而悠遠的氛圍。詩中「長相思,渺何極」直抒胸臆,表達了深沉的思念之情。結尾的「湘山雲斷湘水深,淚竹年年雨花碧」則巧妙地運用湘妃竹的傳說,增添了詩意的悽美與哀愁。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