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 孫蕡
龍門西接崑崙邱,中有一帶黃河流。風雷噴薄不可以利涉,鬼浪吐雪龍爲愁。 我行欲濟無方舟,長吟澤畔成久留。暮天搖落對羈客,白石楚楚青楓秋。 行路難,歲將夕。靈槎八月秋風生,安得乘之溯空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門:山名,在今河南洛陽市南。
  • 崑崙邱:即崑崙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噴薄:形容水勢洶涌。
  • 利涉:順利渡過。
  • 方舟:古代指兩船相併的大船。
  • 澤畔:水邊。
  • 羈客:旅人。
  • 靈槎:神話中能乘往天河的船筏。
  • :逆流而上。

翻譯

龍門山與崑崙山相連,中間流淌着黃河。風雷洶涌,水勢湍急,難以順利渡過,波浪如鬼吐雪,令龍都感到愁苦。 我想要渡河卻沒有大船,只能在河邊長吟,久久停留。傍晚時分,天空搖曳着落日,對着旅人,白石與青楓在秋色中顯得格外楚楚動人。 行路難啊,歲月已至年末。八月的秋風中,神話中的靈槎即將啓航,我多麼希望能乘上它,逆流而上,穿越那碧藍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人在黃河邊的艱難旅程,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生動描繪,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對歸途的渴望。詩中「龍門」、「崑崙邱」、「黃河」等意象,構建了一幅壯闊的自然畫卷,而「風雷噴薄」、「鬼浪吐雪」則生動地描繪了黃河的險惡。末尾的「靈槎八月秋風生,安得乘之溯空碧」則寄託了詩人對歸途的深切向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