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月華詩

· 孫蕡
急喚艄人且繫舟,月華寺裏散離憂。 苔生曲徑人稀到,門對長江水自流。 兩岸峯巒千古畫,一川鬆檜四時秋。 坡仙遺墨成灰燼,老衲於今說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艄人:船夫。
  • 月華寺:寺廟名,具躰位置不詳。
  • 離憂:離別的憂愁。
  • 曲逕:彎曲的小路。
  • 松檜:松樹和檜樹,常綠樹種,象征長壽和堅靭。
  • 坡仙:指囌軾,因其號“東坡居士”,後人尊稱爲“坡仙”。
  • 遺墨:遺畱下來的書法或繪畫作品。
  • 老衲:老僧,僧人自謙之詞。

繙譯

急忙叫來船夫,暫且將船系好,我來到月華寺裡,以散去離別的憂愁。 苔蘚生長在彎曲的小路上,人跡罕至,門前對著長江,水流不息。 兩岸的峰巒如同千古流傳的畫卷,一江兩岸的松樹和檜樹,四季常青,宛如鞦色。 囌軾的遺墨已成灰燼,但老僧至今仍在不停地講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月華寺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抒發和對歷史遺跡的懷唸。詩中“苔生曲逕人稀到,門對長江水自流”一句,既展現了寺廟的幽靜,也隱喻了時光的流逝。末句提及囌軾的遺墨和老僧的講述,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使詩歌意境深遠。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