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秋懷八首

· 孫蕡
淅淅金風霄漢間,火雲猶自繞巫山。 雨餘神女收旌旆,月朗明妃響佩環。 萬頃波光人鮓甕,一天秋色鬼門關。 吟魂未向三巴斷,尚逐東吳畫舸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淅淅:形容風聲。
  • 金風:秋風。
  • 霄漢:天空。
  • 火雲:形容晚霞或朝霞。
  • 旌旆:旗幟。
  • 明妃:指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佩環: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鮓甕:古代用來醃製魚類的大缸。
  • 鬼門關:傳說中的地名,意指險惡之地。
  • 吟魂:指詩人的靈感或創作精神。
  • 三巴:古代地名,指巴東、巴西、巴中,泛指四川一帶。
  • 東吳:指三國時期的吳國,泛指江南地區。
  • 畫舸:裝飾華麗的船。

翻譯

秋風淅淅在天空迴盪,晚霞依舊環繞着巫山。雨後神女收起了旗幟,月光下王昭君的佩環聲清脆。萬頃波光映照在醃製魚的大缸中,秋天的景色籠罩着險惡的鬼門關。我的創作靈感並未在四川一帶斷絕,依然追逐着江南的華麗船隻返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巫峽秋景,通過秋風、晚霞、神女、明妃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壯美的氛圍。詩中「淅淅金風」與「火雲猶自」形成對比,突出了秋天的變幻莫測。後兩句通過對「鮓甕」和「鬼門關」的描寫,展現了巫峽的獨特風光和險峻地勢。結尾表達了詩人對創作靈感的堅持和對江南的嚮往,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