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四川戴僉憲文信見訪

· 孫蕡
濯錦江波漾繡衣,鄰翁走報入柴扉。 雨餘門巷青驄滑,花外旌幡白鳥蜚。 豈有雄文傾輩行,屢煩青眼顧寒微。 遊仙夢覺驚題鳳,倒著山公白接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濯錦江:即今四川省成都市內的錦江,因古時在此洗滌錦緞而得名。
  • 漾繡衣:形容江水波光粼粼,如同繡衣上的圖案在閃動。
  • 青驄:青白色的馬,這裏指馬匹。
  • 旌幡:旗幟。
  • 白鳥蜚:白鳥飛翔。
  • 雄文:指有才華的文章。
  • 輩行:同輩人,同行者。
  •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重視(與「白眼」相對)。
  • 寒微:指出身貧寒,地位低微。
  • 遊仙夢覺:指從夢中醒來,這裏比喻從幻想中回到現實。
  • 題鳳:指在鳳凰上題字,比喻得到高人的賞識或提攜。
  • 山公白接籬:山公,指山中的隱士;白接籬,白色的頭巾。這裏形容隱士的裝束。

翻譯

錦江波光閃爍,彷彿繡衣上的圖案在水中盪漾,鄰居老人跑來告訴我,有貴客到訪。雨後的小巷,青白色的馬匹行走其上,顯得有些滑溜;花叢之外,旗幟飄揚,白鳥在空中飛翔。我哪有什麼出色的文章能讓同輩人讚賞,卻屢次得到您的青睞,對我這個出身貧寒的人多加關照。從夢中醒來,驚訝地發現自己竟得到了高人的賞識,就像山中的隱士,倒戴着白色的頭巾,感到十分意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孫蕡在雨後家中迎來貴客的情景,通過「濯錦江波」、「青驄滑」、「旌幡白鳥」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清新脫俗的畫面。詩中「雄文」與「青眼」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謙和對貴客賞識的感激。結尾的「遊仙夢覺」和「山公白接籬」則巧妙地以夢境和隱士形象,抒發了詩人對意外得到賞識的驚喜和自得之情。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