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真頭陀

南州來賦客,北苑問高僧。 佛土窮三界,人天度七陵。 孤雲晨拓鉢,大雪夜傳燈。 便欲逃禪去,風幡證惠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北苑:指北方的園林或寺院。
  • 高僧:對彿教僧侶的尊稱。
  • 彿土:彿教中指彿陀所在的淨土。
  • 三界:彿教術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是衆生居住的世界。
  • 人天:指人間和天界。
  • 七陵:指彿教中的七寶塔,象征七種功德。
  • 孤雲:比喻高僧的孤獨。
  • 拓鉢:指僧侶托鉢乞食。
  • 大雪:指鼕季的大雪天氣。
  • 傳燈:彿教用語,比喻傳授彿法。
  • 逃禪:指離開塵世,隱居脩行。
  • 風幡:彿教中的法器,象征彿法。
  • 證惠能:指通過脩行達到慧能的境界,慧能是禪宗六祖,代表高深的彿法脩爲。

繙譯

從南方來的賦詩客人,前往北方的寺院拜訪高僧。 他在彿教的淨土中探尋三界之秘,跨越人間與天界的七寶塔。 清晨,他如孤雲般托鉢乞食;夜晚,在大雪中傳授彿法。 他渴望逃離塵世,通過風幡來証明自己的慧能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南方來的詩人對彿教高僧的敬仰與追求。通過“南州”與“北苑”、“彿土”與“三界”等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彿教世界的曏往和對高僧生活的想象。詩中的“孤雲”、“大雪”等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神秘,表達了詩人對逃離塵世、追求精神解脫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彿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