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二年四踏兩京塵,何必臨岐更問津。 斜渡羊車山頂路,半欹皮笠雨中人。 氣驕白馬涵濡滿,口過玄蟬嘯詠頻。 我有知心在城闕,山陰雪駕頗相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īn):指渡口,渡船所在地。
  • 斜渡:斜着渡過。
  • (qī):傾斜。
  • 皮笠(pí lì):用皮子做成的斗笠。
  • 氣驕:氣勢昂揚。
  • 涵濡(hán rú):含水潤溼。
  • 玄蟬(xuán chán):指蟬的一種,叫聲低沉。
  • (pō):相當,頗爲。

翻譯

走過了兩年,四處踏遍了京城的塵土,何必在分別時還要問津渡口。斜斜地渡過羊車山頂的路,斗笠歪斜在雨中的行人。白馬氣勢昂揚,浸溼了皮毛,口中時常傳來低沉的蟬鳴。我有一位知心朋友在城闕,住在山陰,我們的馬車相隔不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景象,通過描寫行人斜渡山路、皮笠雨中、白馬氣驕等情景,展現了旅途中的風景和情感。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彷彿置身於詩人的旅途之中,感受到了旅行的辛苦和美好。同時,詩人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歸途的期盼,展現了一種深情厚誼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