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爲祝給事題

· 倪謙
連峯起伏如蟠龍,幽壑下浸馮夷宮。 溪深水遠足魚鱉,時有孤舟垂釣翁。 人家幾簇依林薄,共食溪鮮有真樂。 黃鳥啼殘碧樹枝,白雲鎖斷青山腳。 籛鏗之孫寫作圖,筆法不讓方方壺。 當時清隱宛在目,萬朵芙蓉浮太湖。 我亦有居環水竹,西風吹老千竿玉。 披圖日夜憶江南,夢繞溪頭舊茅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蟠龍(pán lóng):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似龍而蜿蜒曲折
馮夷宮(féng yí gōng):傳說中的仙境
魚鱉(yú biē):指魚和龜
籛鏗(jiān kēng):古代一種樂器,形似簫
方方壺(fāng fāng hú):指畫壺的一種筆法,意爲方正而穩重

翻譯

山峯連綿起伏,宛如蜿蜒的神龍,幽深的峽谷裏沁潤着馮夷宮的仙氣。溪水深邃,遠處遊動着魚和龜,時常有孤舟的老者垂釣。幾家人聚集在林間,共享着溪水中的新鮮,感受到真正的快樂。黃鳥在殘破的碧樹枝上啼叫,白雲像鎖鏈般勾勒出青山的輪廓。籛鏗之孫畫出這幅山水圖,他的筆法不輸給方方壺。當時清隱的景象彷彿就在眼前,像是萬朵芙蓉漂浮在太湖上。我也有幸居住在環水竹間,西風吹拂着那些歲月斑駁的竹竿。白天黑夜都沉浸在這幅圖景中,回憶着江南的舊時光,夢裏環繞着溪邊的茅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展現了山峯連綿、溪水深遠、孤舟垂釣、黃鳥啼鳴、白雲青山的美景。倪謙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意象,將古代山水畫中的意境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使得整幅畫面栩栩如生,讓人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同時,詩人對自己的生活也有所表達,表現了對江南舊時光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感悟。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