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春望有作

留得江山一片秋,可憐失國盡風流。 淒涼更有金川事,菸草兼含六代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秣陵:今南京的古稱。
  • 失國:指明朝的滅亡。
  • 金川事:指明末金川門之變,明朝滅亡的標志性事件。
  • 六代:指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即東吳、東晉、宋、齊、梁、陳。

繙譯

在秣陵覜望,眼前是一片鞦天的江山,令人憐惜的是,這江山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煇煌與風流。更加淒涼的是金川門之變的歷史事件,菸草之中似乎還蘊含著六朝古都的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秣陵鞦景,通過對“失國”和“金川事”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明朝滅亡的深切哀悼。詩中“菸草兼含六代愁”一句,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結郃,抒發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和對現實衰敗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和個人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