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小塘

北風向暮起,心折峭帆斜。 兩岸卷黃葉,一江吹白沙。 那堪與鴻雁,自此長蒹葭。 舟發才三夕,蒼茫已憶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áng):水面狹窄的地方。
  • (qiào):陡峭。
  • (xié):傾斜。
  • 黃葉:指秋天的落葉。
  • 白沙:河流中的淺灘。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cái):指時間。
  • 蒼茫(cāng máng):茫茫無邊的樣子。

翻譯

北風漸漸颳起,心情如斷了翹的帆船一般陡峭。兩岸的黃葉被風捲起,河水吹起了白色的沙。此時正是與大雁相伴,從此長時間與蘆葦相依爲伴。船隻出發才三個夜晚,茫茫之中已經開始懷念家鄉。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小船上航行的場景,北風漸漸颳起,心情也隨之變得憂鬱。黃葉飄落,河水拍打着白色的沙灘,與孤舟相伴的只有寒風和孤雁,讓人感受到一種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離別的憂傷之情,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迷茫。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