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臺

九世商侯是墨臺,盟津肯爲武王來。 千秋書弒堪爲法,一代無臣正可哀。 灤水風悲孤竹裏,首陽雲掩采薇臺。 黃農虞夏歸無處,多事天生十亂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墨臺(mò tái):古代傳說中商湯的後代居住的地方。
  • 盟津(méng jīn):古代商周時期的一個地名,也指商紂王的都城。
  • 弒(shì):殺害。
  • 灤水(luán shuǐ):河北省境內的一條河流。
  • 首陽(shǒu yáng):古地名,今河南省滎陽縣。
  • 采薇(cǎi wēi):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植物。
  • 黃農(huáng nóng):古代傳說中的一位君主。
  • 虞夏(yú xià):古代傳說中的一位君主。

翻譯

九世商侯居住在墨臺,願意前往盟津迎接武王。 千秋留下的史書記載着商紂王的弒殺,這段歷史令人唏噓。 灤水旁的孤竹在風中悲鳴,首陽的雲彩遮掩着采薇臺。 黃農和虞夏的歸處已不可考,天生多事,導致十方紛亂。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九世商侯居住在墨臺的景象,表達了對商紂王弒殺的悲嘆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展現出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事滄桑的感慨,體現了古代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