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上惠陽舟中望羅浮即事呈王太守

江水冬來細作渠,絕愁乾到寶潭墟。 四更上纜乘寒月,行到天明十里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渠(qú):水道
  • 愁乾(chóu qián):憂愁乾涸
  • 寶潭(bǎo tán):美麗的湖泊
  • 纜(lǎn):繫泊船的繩索

翻譯

江水在冬天變得細流如渠,憂愁彷彿已乾涸到美麗的寶潭湖。在凌晨四更的時候,乘坐小船繫泊,沿着寒冷的月光前行,直到天明還有十里路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乘船在江水中行駛的情景,冬日的江水細流如渠,讓人感受到一種清冷的氛圍。作者在船上感受到內心的憂愁彷彿已經乾涸,而眼前的美麗寶潭湖則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在寒冷的月光下,作者乘船行駛,直到天明還有十里路程,展現了一種孤寂與寧靜的意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