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純甫丈歸自嶺南屢遷九列濡遲未上移舟訪餘弇中有贈
入門左顧藹生輝,寧似佺期嶺外歸。
自有諌書明竹素,肯將詩句博牙緋。
鱷因佛骨能前徙,鱸爲鄉心且暫肥。
一月三遷恩不薄,可能猶戀薜蘿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藹生輝:形容光彩照人。
- 佺期:指張九齡,唐代著名詩人,曾被貶嶺南。
- 諌書:勸諫的文書。
- 竹素:指書寫的竹簡和白絹,代指書籍或史冊。
- 牙緋:指官服,牙指象牙笏,緋指紅色官服。
- 鱷因佛骨:指韓愈諫迎佛骨而被貶潮州,潮州有鱷魚爲患,韓愈曾作《祭鱷魚文》。
- 鱸爲鄉心:用張翰因思鄉而辭官的典故,張翰曾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乎!」遂命駕便歸。
- 薜蘿衣:指隱士的服裝,薜蘿是一種植物,古人常用來比喻隱士。
翻譯
進門左顧,光彩照人,你歸來不似張九齡被貶嶺南時的模樣。 你的勸諫文書已被載入史冊,又豈會只以詩句換取官服榮耀。 韓愈因諫迎佛骨而使鱷魚遷徙,張翰因思鄉而辭官,鱸魚也因此而肥美。 你一月之內三次升遷,恩寵不薄,但或許你仍留戀隱士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張九齡和韓愈的歷史典故,讚美了沈純甫的才華和品德。詩中「藹生輝」形容沈純甫光彩照人,與張九齡被貶嶺南的落魄形成對比。後文提到沈純甫的勸諫文書已被載入史冊,暗示其政治才能和忠誠。最後,詩人以韓愈和張翰的典故,暗示沈純甫雖受重用,但內心可能仍嚮往隱逸生活,表達了對友人複雜情感的理解和尊重。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聞京師詔下誌喜 》 —— [ 明 ] 王世貞
- 《 樑內史奉詔爲譚司馬治墓便道歸省訪餘弇園得三絕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高太史啓 》 —— [ 明 ] 王世貞
- 《 秋空上人練水講席未竟歸問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八月十六日攜酒高坐寺同郭道人次父王山人承父孫山人齊之徐司理茂吳鄒學憲彥吉梅茂才禹金凡七人分韻餘得南字 》 —— [ 明 ] 王世貞
- 《 題王叔明湖山清曉圖 》 —— [ 明 ] 王世貞
- 《 弇園雜詠十六首梵王橋 》 —— [ 明 ] 王世貞
- 《 正月十四日夜同茂秦於鱗子與子相集靈濟宮公實館分韻得燈微二字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