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區守齋

· 成鷲
男兒守身如守城,枕戈待旦中屏營。 男兒守節如持盈,臨深履薄時兢兢。 眼中相識滿天下,孝廉孰有如先生。 先生自處良不薄,獨立雞羣類孤鶴。 讀書往往師古人,氣象森森近臺閣。 去年走馬黃金臺,手持白璧歸去來。 閉門卻埽謝賓客,雀羅門巷荒蒼苔。 山中野人經歲別,重過書堂散愁結。 半籬霜色映黃花,四座清風解煩熱。 主人自號守齋翁,笑殺滿城黃口童。 黃口兒童且緘口,聽我山翁說翁守。 世人所守田與廬,此翁自守惟詩書。 世人所守錢與帛,此翁自守惟清白。 世人所守逢與迎,此翁自守惟堅貞。 世人所守名與利,此翁自守惟道義。 翁之所守予所思,泰山喬嶽遙相期。 相期白首長如此,若問兒童那得知。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