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簦笠 (dēng lì):古代的雨具,簦爲有柄的笠,類似於現代的雨傘。
- 鉢盂 (bō yú):僧人用的飯碗,圓形稍扁。
- 俸薪錢:官員的薪水。
- 秪林 (zhī lín):指佛教的寺院。
翻譯
不願隨波逐流,寧願隨遇而安,我願意垂手進入這塵世。 揹着簦笠出門,偶遇車馬上的官員,與他們分享我的鉢盂中的食物,也分得一些俸薪錢。 河灘上的水聲在耳邊滔滔流過,雲影自由自在,無處不是禪意。 我頭上的白髮已不再珍惜,只是秋天的寺院裏,我感到格外的淒涼。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成鷲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和對禪意生活的嚮往。詩中,「不堪隨衆且隨緣」一句,既顯示了詩人不願隨波逐流的獨立性格,又體現了他隨遇而安的豁達心態。後文通過描述與官員的偶遇和分享,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脫塵世、追求心靈自由的禪意生活。最後,詩人以白髮和秋天的寺院爲背景,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