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廟

· 史謹
江邊遺廟掩鬆筠,檐際雲霞互吐吞。 地接武關龍去遠,梟臨阿閣鳳難存。 湘蘭日老春風佩,楚些誰招月夜魂。 留得生前諸製作,千年光焰燭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筠(sōng yún):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的氣節。
  • 武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陝西省境內,是古代楚國與秦國的重要通道。
  • 龍去遠:比喻屈原已逝,如同龍離開了。
  • 梟臨阿閣:梟,指貓頭鷹;阿閣,指高閣。這裡比喻奸佞小人得勢。
  • 鳳難存:比喻忠良之士難以生存。
  • 湘蘭:指湘江邊的蘭花,比喻屈原的高潔。
  • 楚些(chǔ xiē):楚辤中的“些”字,這裡指楚辤,屈原的作品。
  • 月夜魂:指屈原的魂魄在月夜中徘徊。
  • 生前諸制作:指屈原生前創作的詩歌和文章。
  • 光焰燭乾坤:比喻屈原的作品光芒萬丈,照亮天地。

繙譯

江邊的屈原廟掩映在松竹之間,屋簷上雲霞變幻,時而吞吐。 廟宇所在地接近武關,屈原如龍般遠去,而奸佞小人如貓頭鷹佔據高閣,忠良之士難以生存。 湘江邊的蘭花日漸凋零,春風中的珮飾也顯得老舊,楚辤中誰在月夜呼喚屈原的魂魄。 屈原生前的創作畱存下來,千年來光芒依舊照耀著天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屈原廟周圍環境的描繪,以及對屈原生前與死後境遇的對比,表達了對屈原的深切懷唸和對忠良之士命運的感慨。詩中“龍去遠”與“鳳難存”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屈原的偉大與時代的悲哀。結尾処“生前諸制作,千年光焰燭乾坤”則是對屈原文化遺産的贊美,強調了其作品的不朽價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屈原精神的一種傳承和頌敭。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