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言懷次高克明韻

· 祁順
吏隱從容際盛時,東華車馬任奔馳。 天生性分窮何損,雪作襟懷涅不緇。 客邸秋光閒裏度,故園山色望中疑。 黃花舊有柴桑約,歲晚相尋莫遣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吏隱:指官吏不以公務爲重,而圖個人安逸。
  • 東華:指京城的東華門,代指朝廷。
  • 性分:天性,本性。
  • 雪作襟懷:比喻胸懷純潔,不受汙染。
  • 涅不緇:涅,黑色染料;緇,黑色。比喻即使環境惡劣,也不能改變其本性。
  • 客邸:旅捨,客棧。
  •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陶淵明的故鄕。這裡指隱居之地。

繙譯

在官場中悠然自得,正值盛世之時,朝廷的車馬任由奔馳。 天生本性,貧窮又有何妨,心如雪潔,汙濁不能染。 在客棧中閑度鞦光,遠望故園的山色,心中生疑。 曾與黃花有約,在柴桑故裡,嵗末相尋,切莫遲延。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中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本性的堅守。詩中“吏隱從容際盛時”展現了作者在繁華盛世中保持的一份淡泊與從容,“雪作襟懷涅不緇”則形象地描繪了其高潔不染的品格。後兩句通過對鞦光、山色的描繪,以及對舊約的提及,流露出對故鄕和隱居生活的深切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個人品格和理想生活的堅持與追求。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