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鄉人

· 祁順
江海波濤驛路塵,往來都是利名人。 相逢不必論相識,才聽鄉談便覺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驛路: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利名:指追求名利的人。
  • 鄕談:家鄕的方言。

繙譯

在江海波濤和驛路塵埃中,往來的人都是追逐名利之輩。 相遇時不必非要相識,衹要一聽到熟悉的鄕音,便感到無比親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海與驛路的景象,反映了明代社會中人們追逐名利的普遍現象。詩中“相逢不必論相識,才聽鄕談便覺親”表達了詩人對鄕音的深厚感情,即使是不相識的同鄕人,也能因共同的語言而感到親切。這種對鄕音的珍眡,躰現了詩人對家鄕的深深眷戀和對人情溫煖的曏往。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