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繼先南還一百二韻

· 祁順
我本南海人,家住南海隅。 早年事脩飭,好讀人間書。 學成思用世,不善藏名譽。 戰文預鄉選,挾策遊皇都。 彤墀奉大對,玉陛聽傳臚。 地曹試初政,夏署膺新除。 金爐袖煙滿,玉佩朝班趍。 一朝荷寵命,山海來星車。 雄關張節旆,公館分兵符。 路當往來地,人秉中外樞。 安邊慕韓範,制略談孫吳。 聖朝治隆盛,疆境絕憂虞。 微才祇自效,禆補知有無。 客思易岑寂,遠懷多鬱紆。 舉頭望家鄉,迢遞萬里餘。 老母在北堂,五旬將白顱。 長年曠定省,何由助歡娛。 一弟入庠序,亦作章句儒。 因循成壯大,白屋尚窮居。 宗族紛長幼,平安近何如。 親朋久契闊,尊酒共誰俱。 中腸徒眷戀,音問總荒疏。 異鄉知遇少,仕路人情殊。 誰能一相顧,使我懷抱舒。 惟君敦道義,義重膽氣粗。 戒裝自南行,不憚來程迂。 匹馬經庾嶺,扁舟渡鄱湖。 徘徊淮泗路,歷涉齊魯墟。 金臺暫信宿,東薊還馳驅。 朅來到關城,正值西風初。 逢迎相慰問,貌喜心怡愉。 淹留歲過半,談論日無虛。 宵吟或至旦,午會恆達晡。 對牀聽夜雨,添炭擁寒爐。 疏食炊廩米,淡羹擷園蔬。 汲泉自烹茗,覓酒時投壺。 提攜類手足,愛戴比蛩驉。 吾志慕清白,囊中無貯儲。 君謂吾當然,勿爲塵利污。 吾心喜公勤,未嘗怠斯須。 君言勤王事,斯乃賢大夫。 氣味夙有合,恩情久愈孚。 金蘭差可擬,膠漆豈能踰。 觀海驚浩渺,遊山躡崎嶇。 緘書遙託雁,彈鋏不因魚。 吾方固留君,君亦忍別吾。 柰茲念高堂,惆悵尋歸途。 春光鬥明媚,生意才紛敷。 綠抽原上草,青結水面蒲。 和風動祖帳,好日明衣裾。 歸歟偏自適,去意那能拘。 鄉關過五嶺,山色連番禺。 有灣號黃木,有渡名扶胥。 君家瞰江滸,夏屋應渠渠。 平田渺煙水,喬木蔭枌榆。 眷言到何日,其在早秋乎。 入門拜二親,戲舞萊子烏。 下堂敘親識,嬉笑談樵漁。 螯持畢卓蟹,鱠切張翰鱸。 果園新可賞,醪甕正堪酺。 吾家相密邇,過訪只須臾。 便思謁吾母,鄙意勞吹噓。 不寄田子金,未導崔玢輿。 三春育寸草,曷以酬恩劬。 願膺綿延福,永保康寧軀。 離別世常有,功名乃良圖。 承顏諒有日,莫費頻倚閭。 更煩語吾弟,先業須力扶。 奉母供子職,愛兄存友于。 讀書未成業,能不惜居諸。 譬如舊耕野,慎勿令荒蕪。 又如驊騮足,焉可混蟾蜍。 青雲望蹤跡,未許淹泥塗。 吾宗本詩禮,光祿舊規模。 傳家積書籍,負郭遺膏腴。 書堪資講讀,田足供耕鋤。 治生貴勤儉,賦稅宜早輸。 爲言各自重,無習驕與諛。 親友樂嘉遁,不肯幹時需。 鄧林富桐梓,荊璞藏瑾瑜。 昔時共鄉邑,此別如秦胡。 寸心耿千里,一日三秋徂。 煩君相見頃,鹹爲道區區。 吾生本迂鈍,材質猶散樗。 遭逢唐虞世,濫預南郭竽。 明堂蓄樑棟,搜取及欂櫨。 廊廟用圭璋,亦不遺珣玗。 茲焉宣使事,坐守東城株。 來春覲丹闕,雨露當沾濡。 敢忘千載遇,思罄一得愚。 平生慕剛直,羞彼言囁嚅。 由來守貞介,肯忍行趑趄。 方寸素自定,始終期不渝。 丁寧爲君語,知君能亮予。 古道折楊柳,僕伕駕驪駒。 分襟異南北,握手成欷歔。 遷鶯戀上苑,棲鳳依高梧。 心馳越天遠,目極飛雲孤。 新吟束秋卷,舊劍汶湛盧。 送行愧無贐,村酒聊爲沽。 更歌白雪詞,比贈明月珠。 後會堅晚節,臨風勿踟躕。
拼音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