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泉

· 祁順
山中流水不知數,卻有此泉名獨著。傳是神仙崔紫霞,手發靈根最深處。 靈源一出通千山,穿巖噴竇無時乾。涓涓河漢三秋靜,灑灑冰壺六月寒。 往來汲者何曾斷,瓶綆初停看又滿。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綠猶短。 君不見李侯刺劍名尚在,禪師卓錫人爭傳。何如真仙有遺蹟,一脈源源宛如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噴竇:噴涌的泉眼。
  • 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
  • 苔侵石甃:苔蘚覆蓋在石砌的井壁上。
  • 瓶綆:汲水用的繩索和瓶子。
  • 卓錫:僧人持錫杖站立。
  • 刺劍:指李白的劍術,這裏比喻李白的才華和名聲。

翻譯

山中流水衆多,卻只有此泉名聲獨顯。傳說這是神仙崔紫霞親手挖掘的靈泉,源頭深藏不露。

這靈泉一涌出,便通達千山,穿巖而過,噴涌的泉眼永不幹涸。細水緩流,如同秋日的銀河靜謐,灑落在冰清玉潔的壺中,即使在六月也感覺寒涼。

來來往往汲水的人從未間斷,瓶子和繩索剛放下又立刻被填滿。苔蘚覆蓋的石井壁已經青翠深沉,山腰的草色依舊短淺。

你不見李白的劍術名聲尚存,禪師持杖站立的故事人們爭相傳頌。但何如真仙留下的遺蹟,這脈源源不斷的泉水,宛如往昔。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山中一處名爲「紫霞泉」的泉水,通過描繪泉水的清澈、源源不斷以及與神仙傳說的聯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對傳說中神仙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穿巖噴竇」、「涓涓河漢」等,展現了泉水的靈動和神祕。同時,通過對比李白的劍術和禪師的故事,強調了紫霞泉的獨特和傳奇色彩。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