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馬麥:指馬吃的麥子。
- 雀羅:指捕鳥的網,比喻法網。
- 三臺舞:古代宮廷舞蹈,這裏指官場或世俗的繁華。
- 五鼎烹:古代貴族用五鼎來烹煮食物,這裏比喻奢侈的生活。
- 夙習:舊習慣,舊習性。
翻譯
同一種鳥兒卻發出不同的叫聲,半天裏濃密的樹蔭,半天裏晴朗的天空。 馬兒吃着滿盤的麥子,隨意地吃喝,捕鳥的網擋在道路上,任由鳥兒自由飛翔。 我這閒散的身體懶得去參加三臺舞,瘦弱的身軀怎能承受五鼎的烹煮。 爲何不拋開文字的束縛,還留着舊習慣,送走餘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自然與人事,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繁華的厭倦。詩中「一般啼鳥兩般聲」寓意着自然界的多樣性與和諧,而「馬麥滿盤隨飲啄,雀羅當徑任縱橫」則描繪了一幅自由自在的田園景象。後兩句「閒身懶就三臺舞,瘦骨那堪五鼎烹」直接抒發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簡樸生活的渴望。最後,「何事不拋文字去,尚留夙習送餘生」反映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矛盾心態,既留戀文字的魅力,又渴望擺脫束縛,追求更自由的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