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圓瘏黎:人名,指一位名叫圓瘏黎的僧人。
- 錫華林:地名,指一個名爲錫華林的地方。
- 覽揆:觀察,審視。
- 鈍根:佛教術語,指悟性遲鈍。
- 授毗尼:傳授戒律。
- 多竇塔:多孔的塔,指佛塔。
- 雜華林:雜花盛開的林地,指一個美麗的自然環境。
- 策雙眉:皺眉思考。
- 羊車客:指在門外徘徊的客人,比喻自己地位低微。
- 正眼窺:正視,直視。
翻譯
長久居住在湖山之間的老律師,雖然悟性遲鈍,但曾得到傳授戒律的恩惠。 再次回到舊時的社團,恰逢生日,來到新城只是一時的停留。 在多孔的佛塔中分享了一半的座位,在雜花盛開的林地裏皺眉深思。 我自愧是門外徘徊的客人,不敢正視他人,更不敢直視他人的目光。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成鷲爲慶祝一位名叫圓瘏黎的僧人生日而作。詩中,成鷲表達了對圓瘏黎的尊敬和自己的謙遜。通過「鈍根曾感授毗尼」一句,詩人自謙地表達了自己雖然悟性不高,但仍感激圓瘏黎的教誨。後幾句則描繪了詩人與圓瘏黎在錫華林中的情景,以及詩人對自己地位的謙卑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的虔誠和對師長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