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王起侍郎放牒

· 張籍
東風節氣近清明,車馬爭來滿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裏盡傳名。 誰家不借花園看,在處多將酒器行。 共賀春司能鑑識,今年定合有公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ié):古代官府的文書。
  • 禁城:指皇宮或京城。
  • 在処:到処,処処。
  • 酒器:指酒盃或酒壺,這裡指飲酒的器具。
  • 春司:指負責春試的官署。
  • 鋻識:鋻別和認識,這裡指選拔人才的能力。
  • 公卿:古代高級官員的稱謂,這裡指被選拔的人才。

繙譯

東風帶來了清明節的氣息,車馬紛紛湧入京城。 二十八位新人初次遞交了官府文書,他們的名聲迅速傳遍了千山萬水。 哪家不借花園來觀賞這些新貴,到処都有人擧盃慶祝。 共同祝賀春試官署能夠慧眼識英才,今年必定會有傑出的人才被選拔出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京城的盛況,以及新科進士的榮耀和人們的喜悅。詩中“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裡盡傳名”生動地表現了新進士的聲名遠敭,而“誰家不借花園看,在処多將酒器行”則通過細節描寫,展現了人們對這些新貴的關注和慶祝。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春試官署選拔人才能力的肯定,以及對未來公卿的期待。整首詩語言明快,意境開濶,充滿了節日的喜慶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張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