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秋近萬物肅,況當臨水時。 折花贈歸客,離緒斷荷絲。 誰謂江國永,故人感在茲。 道存過北郭,情極望東菑。 喬木故園意,鳴蟬窮巷悲。 扁舟竟何待,中路每遲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凋零,衰敗。
  • 臨水:靠近水邊。
  • 折花:摘下花朵。
  • 離緒:離別的情緒。
  • 荷絲:荷葉的莖。
  • 江國:指江南地區。
  • :長久。
  • 故人:老朋友。
  • :經過。
  • 北郭:北邊的城牆外。
  • 情極:情感極爲深切。
  • 東菑:東邊的田地。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故園意: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鳴蟬:蟬鳴。
  • 窮巷:偏僻的小巷。
  • 扁舟:小船。
  • 中路:中途。
  • 遲遲:緩慢。

翻譯

秋天臨近,萬物開始凋零,更何況是在水邊的時候。我摘下花朵贈給即將歸去的客人,離別的情緒如同斷了的荷葉莖。誰說江南的離別是長久的,老朋友啊,你的感慨就在這裏。我們的道路在北邊的城牆外相交,我的情感極爲深切地望着東邊的田地。高大的樹木喚起了對故鄉的思念,蟬鳴在偏僻的小巷中顯得格外悲傷。小船究竟在等待什麼,中途總是緩緩前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臨水送別的情景,通過折花、斷荷絲等意象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詩中「喬木故園意,鳴蟬窮巷悲」巧妙地將對故鄉的思念與蟬鳴的悲切相結合,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結尾的「扁舟竟何待,中路每遲遲」則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後未知歸期的無奈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崔國輔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精湛的藝術構思。

崔國輔

崔國輔

唐吳郡人。玄宗開元十四年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許昌令、集賢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天寶十一載,因受王鉷案牽連,貶竟陵郡司馬。及與陸羽遊,品茶評水,時以爲佳話。工詩,尤長五絕,頗存六朝吳歌遺韻。有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