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岸

泗水入淮處,南邊古岸存。 秦時有漂母,於此飯王孫。 王孫初未遇,寄食何足論。 後爲楚王來,黃金答母恩。 事蹟遺在此,空傷千載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遙望不可到,蒼蒼煙樹昏。 幾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時哉不敢言。 向夕淚沾裳,遂宿蘆洲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漂母:意思是在水邊漂洗衣物的老婦。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等的尊稱。
  • 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 堙圮(yīn pǐ):埋沒毀壞。

翻譯

在泗水流入淮河的地方,南邊古老的堤岸還留存着。秦朝時有個漂母,在這裏給王孫飯吃。王孫當初還沒有得到機遇,他寄人籬下吃飯這點事又有什麼值得談論的。後來他成爲了楚王,用黃金報答漂母的恩情。她的事蹟留在這裏,白白讓千年來的人感傷。茫茫水中的小塊陸地,上面有一個孤獨的土墩。遠遠望去無法到達,一片蒼茫中煙樹昏暗。那土墩多年來崩坍的樣子,每日都有落潮的痕跡。古老的地方大多被埋沒毀壞了,面對這種情況現在也不敢多說什麼。到傍晚淚水沾溼了衣裳,就留宿在蘆洲村。

賞析

這首詩圍繞漂母岸的傳說展開,詩人通過描繪泗水入淮處的古老岸堤、漂母與王孫的故事,以及周邊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時空的悠遠氛圍。詩中既感慨了漂母的善良和王孫知恩圖報的品德,又爲古蹟的堙圮而惋惜。水中的渚和孤墩給人一種孤獨而神祕的畫面感,增加了詩歌的意境美。最後詩人因感觸而淚溼衣裳,留宿蘆洲村,更強化了那種追思古人的情感。整體上,詩歌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描述古蹟的同時,也傳達出對歷史和人性的思索。

崔國輔

崔國輔

唐吳郡人。玄宗開元十四年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許昌令、集賢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天寶十一載,因受王鉷案牽連,貶竟陵郡司馬。及與陸羽遊,品茶評水,時以爲佳話。工詩,尤長五絕,頗存六朝吳歌遺韻。有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