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行

行到黃雲隴,唯聞羌戍鼙。 不如山下水,猶得任東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ǒng):古代指今甘肅省一帶,也泛指西北地區。
  • 黃雲:形容風沙彌漫,天空呈黃色的景象。
  • 羌戍(qiāng shù):指羌族的邊防哨所。
  • (pí):古代軍中用的一種小鼓。

翻譯

當我行至風沙彌漫的隴地, 只聽見羌族邊防哨所傳來的鼓聲。 我寧願是山下自由流淌的水, 還能隨心所欲地流向東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隴上的荒涼與山下流水的自由,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亂的無奈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詩中「黃雲隴」描繪了邊地的荒涼景象,「羌戍鼙」則暗示了戰亂的頻繁。後兩句以水爲喻,抒發了詩人渴望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自由的深切渴望。

張仲素

張仲素

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貞元十四年(798)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爲武寧軍從事,元和間,任司勳員外郎,又從禮部郎中充任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張仲素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如"嫋嫋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春閨思》),"夢裏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閨思》),刻畫細膩,委婉動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語言慷慨,意氣昂揚,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鬥精神。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