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僧房

· 張喬
臨水登山路,重尋旅思勞。 竹陰行處密,僧臘別來高。 遠岫明寒火,危樓響夜濤。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僧臘(sēng là):指僧人的年齡,即出家受戒後的年數。
  • 遠岫(yuǎn xiù):遠處的山峯。
  • 危樓:高樓。
  • 千舠(qiān dāo):指許多小船。舠,小船。

翻譯

沿着水邊登上山路,再次尋找旅途的勞頓。 竹林的陰影在行走的路上愈發濃密,僧人的年齡似乎隨着離別而增長。 遠處的山峯映照着寒冷的火光,高樓中迴響着夜間的波濤聲。 悲秋之情讓人難以入眠,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許多小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甘露寺僧房附近的山水間行走時的所見所感。詩中,「竹陰行處密」一句,通過竹林的濃密陰影,傳達出一種幽靜而深遠的意境。而「遠岫明寒火,危樓響夜濤」則巧妙地結合了遠景與近景,以山峯的火光和樓中的濤聲,營造出一種既宏大又細膩的視聽感受。結尾的「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則抒發了詩人對秋天的哀愁和對旅途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月夜下靜謐而壯觀的江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對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

張喬

張喬

張喬,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 ► 1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