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二十二舍人

· 張籍
早知內詔過先輩,蹭蹬江南百事疏。 湓浦成中爲上佐,爐峯寺後著幽居。 偏依仙法多求藥,長共僧遊不讀書。 三省比來名望重,肯容君去樂樵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內詔:宮中下達的詔令。
  • 蹭蹬:形容遭遇挫折,失意。
  • 湓浦: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上佐:高級官員的助手。
  • 爐峯寺:寺廟名,具體位置不詳。
  • 幽居:隱居的地方。
  • 仙法:指道教的修煉方法。
  •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古代中國的中央政府機構。
  • 比來:近來。
  • 名望重:名聲顯赫,受人尊敬。
  • 樵漁:指打柴和捕魚,這裏泛指隱居生活。

翻譯

早知宮中詔令先於您,您卻在江南遭遇挫折,百事不順。 在湓浦成爲高級官員的助手,又在爐峯寺後的幽靜之地隱居。 您偏愛道教的修煉方法,多求藥物,常與僧人交往,不讀書。 近來您在三省中的名聲顯赫,怎會容許您去享受隱居的樵漁之樂呢?

賞析

這首詩是張籍寫給白二十二舍人的,表達了對白舍人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其隱居生活的羨慕。詩中,「蹭蹬江南百事疏」描繪了白舍人的失意與挫折,而「偏依仙法多求藥,長共僧遊不讀書」則展現了白舍人追求道教修煉與僧侶生活的態度。最後兩句則透露出張籍對白舍人名聲的認可,以及對其能否真正隱退的疑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也反映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