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溪路:山間的小路,沿溪流而行。
- 曾來日:曾經到訪的日子。
- 年多:多年。
- 舊同:與舊時相同。
- 地寒:地勢高寒。
- 鬆影:松樹的影子。
- 僧老:年老的僧人。
- 磬聲:佛寺中敲擊的磬發出的聲音。
- 遠水:遠處的水面。
- 清風:涼爽的風。
- 閒雲:悠閒的雲朵。
- 別院:寺院中的其他院落。
- 心源:內心的本源。
- 無礙:沒有障礙。
- 論空:討論空性,佛教中的概念,指萬物本質爲空。
翻譯
曾經沿着溪邊的小路來訪,多年過去,這裏依舊如舊。 在寒冷的地勢中,松樹的影子下,年老的僧人在磬聲中修行。 遠處的水面在清風中盪漾,悠閒的雲朵似乎與寺院的別院相通。 如果內心的本源沒有障礙,又何必再去討論空性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僧院的靜謐景象,通過「溪路」、「鬆影」、「磬聲」等意象,傳達出時間的流轉與自然的恆常。詩中「心源若無礙,何必更論空」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於內心寧靜與超脫的嚮往,認爲真正的領悟不在於言語的討論,而在於心境的自在與無礙。整體詩風清新脫俗,語言簡練,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