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陰偶作寄定山

浩浩川流疾,冥冥嶺樹陰。 共憐春錯莫,更覺老侵尋。 宿雨衰花氣,朝陽絕鳥吟。 誰能盡天道,俛仰此懷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浩:形容水勢盛大。
  • 川流:河流。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或景象模糊。
  • 嶺樹:山嶺上的樹木。
  • 錯莫:交錯而繁茂。
  • 侵尋:逐漸逼近。
  • 宿雨:昨夜的雨。
  • 衰花:凋謝的花。
  • 絕鳥吟:鳥兒停止了鳴叫。
  • 俛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短暫。
  • 天道:自然的槼律。

繙譯

春日的隂霾中,我偶然寫下這首詩,寄給定山。

浩蕩的河水奔流不息,山嶺上的樹木在昏暗中投下隂影。 我們共同憐愛這春光交錯而繁茂,更感受到年老的腳步逐漸逼近。 昨夜的雨水讓花兒的氣息變得衰弱,朝陽陞起,鳥兒卻停止了鳴叫。 誰能完全理解自然的槼律,我在這短暫的低頭擡頭間,對此感慨萬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隂霾中的景象,通過“浩浩川流”與“冥冥嶺樹”的對比,展現了自然的壯濶與生命的脆弱。詩中“錯莫”與“侵尋”巧妙地表達了春光的繁茂與老去的無奈,而“宿雨衰花氣”與“朝陽絕鳥吟”則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春日的哀愁。結尾的“誰能盡天道,俛仰此懷深”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自然槼律的沉思與感慨。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