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題

仲夏園林事事宜,寒爐香爇海南時。 閒臨淳化羲之帖,細讀開元杜甫詩。 石鼎颼飀時鬥茗,鬆枰剝啄試圍棋。 新篁脫粉芭蕉綠,不怕星星兩鬢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佚題:指沒有題目的詩。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辳歷五月。
  • 寒爐:鼕天取煖的爐子,這裡指在夏天使用爐子焚香。
  • 香爇(ruò):焚香。
  • 海南:指海南島,這裡可能指海南産的香料。
  • 淳化羲之帖:指王羲之的書法作品。
  • 開元杜甫詩:指杜甫在唐朝開元年間所作的詩。
  • 石鼎:石頭制成的鼎,用於煮茶。
  • 颼飀(sōu liú):形容風聲或風吹過的聲音。
  • 鬭茗:品茶。
  • 松枰:松木制成的棋磐。
  • 剝啄:形容下棋時棋子敲擊棋磐的聲音。
  • 圍棋:一種棋類遊戯。
  • 新篁:新竹。
  • 脫粉:指竹子表麪的一層粉末脫落。
  • 芭蕉綠:形容芭蕉葉的綠色。
  • 星星:形容頭發稀疏,如同星星點點。
  • 兩鬢絲:指兩鬢的頭發,絲指細長的頭發。

繙譯

仲夏時節,園林中的事務都顯得格外宜人,我在寒爐中焚燒著海南的香料。閑暇之餘,我臨摹王羲之的書法,細細品讀杜甫在開元年間所作的詩篇。在石鼎旁,聽著風吹過的聲音,不時地品茶;在松木棋磐上,聽著棋子敲擊的聲音,嘗試著下圍棋。新竹的粉末脫落,芭蕉葉呈現出鮮綠的色彩,我不怕那星星點點的白發在兩鬢間顯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仲夏時節的閑適生活,通過對焚香、臨帖、讀詩、品茶、下棋等活動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新篁脫粉芭蕉綠”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又隱喻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淡然態度。結尾“不怕星星兩鬢絲”更是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從容與豁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的人生態度。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