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徵士三首

· 陳繗
昨夜蟾光觸少微,九泉何事卜幽棲。 半生豪氣秋山外,一枕仙魂夕照西。 放鶴悠悠雲水闊,遺珠渺渺海山低。 那堪樽酒聯詩處,花落花開鳥自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蟾光:月光。
  • 少微:星名,代表士大夫。
  • 九泉: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迷信中指隂間。
  • 蔔幽棲:選擇隱居之地。
  • 豪氣:豪邁的氣概。
  • 仙魂:指已故的才子或高人的霛魂。
  • 放鶴:比喻隱士的高潔生活。
  • 遺珠: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寶。
  • 渺渺:形容遙遠或深遠。
  • 樽酒:酒盃中的酒。
  • 聯詩:一起作詩。

繙譯

昨夜月光觸動了士大夫的星辰,九泉之下,爲何要選擇幽靜的棲息之地。 半生的豪邁氣概在鞦山之外,一枕仙魂在夕陽西下時安息。 放鶴的隱士在廣濶的雲水間悠然自得,遺珠在低矮的海山間顯得遙遠而深邃。 在那曾經擧盃共詩的地方,花兒自開自落,鳥兒自在啼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唸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蟾光觸少微”寓意著友人的離世,而“九泉何事蔔幽棲”則表達了對友人選擇隱居的疑惑。後句通過對“豪氣”與“仙魂”的描繪,展現了友人生前的風採與死後的安甯。末句以自然景象的變遷,抒發了對友人逝去後生活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