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九淵

黃花開盡不持醪,更對黃花讀楚騷。 江閣影流西日轉,海鴻聲引北風高。 大寒天地猶堪出,垂老筋骸總厭勞。 嗟我與君同甲子,鏡中誰讓長霜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áo):濁酒。
  • 楚騷:指楚辭,尤其是屈原的作品。
  • 海鴻:即鴻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遠方的消息。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甲子代表一個完整的週期,這裏可能指同一年齡。

翻譯

菊花已經開盡,我卻不想拿起酒杯,寧願對着菊花閱讀楚辭。 江邊的樓閣倒影隨着西下的太陽轉動,海上的鴻雁聲隨着北風高揚。 在這寒冷的天氣裏,天地依然可以行走,但到了垂暮之年,身體總是感到疲憊。 唉,我和你同齡,但鏡子中的我,白髮卻比你的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黃花、楚騷、江閣、海鴻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老去的感慨。詩中「黃花開盡不持醪,更對黃花讀楚騷」展現了詩人對菊花的喜愛以及對楚辭的深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清高。後兩句「嗟我與君同甲子,鏡中誰讓長霜毛」則直接抒發了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比較,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