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秋開化吳廷介縣博校文於我省念太夫人初度之辰在十月八日撤棘之後幸公程之便趨歸爲壽詩以送之

高下原從腳板分,江山富貴幾般人。 吾家子弟官情薄,欲把行藏壽老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戊子:古代用天乾地支紀年,戊子年。
  • 開化:地名,今浙江省開化縣。
  • 吳廷介:人名,詩中提到的官員。
  • 縣博:縣裡的學官。
  • 校文:校對文章,這裡指進行文教工作。
  • 我省:指作者所在的省份。
  • 太夫人:對吳廷介母親的尊稱。
  • 初度之辰:指太夫人的生日。
  • 十月八日:太夫人的生日日期。
  • 撤棘之後:棘,古代指考試時用來圍住考場的荊棘,撤棘指考試結束。
  • 公程:公務行程。
  • 趨歸:急忙廻家。
  • 官情薄:對官場生涯不熱衷。
  • 行藏:行爲和藏匿,這裡指生活狀態。
  • 老親:對父母的尊稱,這裡指太夫人。

繙譯

在戊子年的鞦天,開化的吳廷介作爲縣裡的學官,來到我們省進行文教工作。他想到自己的母親太夫人的生日就在十月八日,而那時考試已經結束,他便趁著公務行程的便利,急忙廻家爲母親祝壽。我以此詩送給他,表達對他的祝福。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陳獻章爲送別吳廷介而作。詩中,“高下原從腳板分,江山富貴幾般人”描繪了世間的不同境遇,而“吾家子弟官情薄,欲把行藏壽老親”則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淡漠,更重眡家庭和親情的情感。整首詩簡潔明了,情感真摯,躰現了詩人對友人歸家的祝福和對家庭親情的珍眡。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