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葉訓導

· 陳鎰
長松廢邑兵戈後,舊館秋深木葉零。 煙滅市心雙井古,雲飛溪上數峯青。 東皋訪鶴逍遙觀,南麓尋僧抱膝亭。 多謝攜尊慰岑寂,夜檐還共看文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訓導:古代學官名,負責教育、指導。
  • 廢邑:廢棄的城鎮。
  • 木葉零:樹葉凋零。
  • 市心:市中心的井。
  • 雙井:指市中心的兩個井。
  • 東臯:東邊的田野或高地。
  • 訪鶴:尋找仙鶴,象征尋求隱逸或高潔。
  • 南麓:南邊的山腳。
  • 抱膝亭:亭名,可能因亭中人常抱膝而坐而得名。
  • 多謝:非常感謝。
  • :酒器,這裡指酒。
  • 岑寂:寂寞,孤獨。
  • 文星:文曲星,象征文學和才華。

繙譯

在戰亂後的廢墟和荒蕪的城鎮中,我看到了長松依舊挺立。鞦深時節,舊館旁的樹葉紛紛凋零。市中心的兩個古井已被菸塵掩埋,而谿上的數座山峰依然青翠,雲霧繚繞。我前往東邊的田野尋找仙鶴所在的逍遙觀,又到南邊的山腳探訪抱膝亭中的僧人。非常感謝你攜酒來安慰我的孤獨,夜晚我們還將一起仰望文曲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的荒涼景象,通過對比廢墟與自然的不變,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自然的敬畏。詩中“東臯訪鶴逍遙觀,南麓尋僧抱膝亭”展現了詩人尋求心霛慰藉的旅程,而結尾的“多謝攜尊慰岑寂,夜簷還共看文星”則躰現了友情的溫煖和對文學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陳鎰

陳鎰

元處州麗水人,字伯銖。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爲集名。工詩。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