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草堂:指簡陋的居所,常用來比喻隱居之所。
- 春星:春天的星辰,這裏可能指春天的夜晚。
- 守道:堅守道德原則或信仰。
- 魯兩生:指春秋時期魯國的兩位賢人,常用來比喻堅守道義的人。
- 去就:去留,指人的行動或選擇。
- 失宜:不合適,不當。
- 抱甕:比喻保持樸素的生活方式。
- 懲羹:因害怕被羹湯燙傷而不敢吃羹,比喻因噎廢食。
- 花鳥:指自然景物。
- 過眼軒裳:指過眼的華麗衣裳,比喻繁華富貴。
- 掃地平:比喻一切歸於平靜或消失。
- 據牀:依靠在牀上。
- 風露底:風露之中,指夜晚的清新空氣。
- 悠悠懷抱:深遠的思念和情感。
- 爲君傾:爲你傾訴。
翻譯
草堂靜謐,春夜星辰點綴,我常如魯國的兩位賢人般堅守道義。 選擇與放棄若不合適,我寧願保持樸素,是非對錯難以定論,何必因噎廢食。 心痛的是,花鳥隨着時間變換,過眼的繁華富貴已歸於平靜。 何時能依靠在牀,在風露之中,向你傾訴我深遠的思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草堂」與「春星」共同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明亮的氛圍,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堅守。通過「魯兩生」的典故,詩人強調了自己對道德原則的執着。後句中的「去就失宜」與「是非無定」則透露出對現實選擇的無奈和對是非判斷的迷茫。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知己傾訴心聲的願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啓的其他作品
- 《 南鄉子二闋 其二 四川道中作 》 —— [ 元 ] 曹伯啓
- 《 中丞公示詩隱然有確乎不拔之氣諷詠之餘再賡高韻略攄愚衷但求免以衰暮賦歸後時爲恥爾 》 —— [ 元 ] 曹伯啓
- 《 贈陳方回伯仲詩洛下 》 —— [ 元 ] 曹伯啓
- 《 郭文美由西臺御史遷中臺以母夫人在堂不待傳車預歸覲省忠孝備見三絕發據鞍盧胡一笑 》 —— [ 元 ] 曹伯啓
- 《 蕭縣道中早行 》 —— [ 元 ] 曹伯啓
- 《 王仲通宰公自東吳別去十載甲寅秋會於鄂渚乃知尚在七品常調中使人有鬱郁遺才之嘆談論平生相對如夢歷數海內諸 》 —— [ 元 ] 曹伯啓
- 《 夏夜露坐 》 —— [ 元 ] 曹伯啓
- 《 題胡府判趙生山水卷 》 —— [ 元 ] 曹伯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