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闕

爾朱起秀容,結俠傾魏室。 衆不滿萬人,所至無衡敵。 立空葛榮衆,遠授天光策。 有才足爲亂,惜靡戡亂德。 賀六曹瞞亞,黑獺仲謀匹。 混合由真運,鼎峙乃材力。 咄咄廣武嘆,令人歌阮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爾硃:指爾硃榮,北魏末年權臣。
  • 秀容:地名,今山西省忻州市。
  • 結俠:結交豪俠。
  • :顛覆,傾覆。
  • 魏室:指北魏朝廷。
  • 無衡敵:沒有對手。
  • 葛榮:北魏末年起義軍領袖。
  • 天光策:高明的策略。
  • 戡亂德:平定亂世的德行。
  • 賀六:指曹操,因其小字賀六渾。
  • 曹瞞:曹操的別稱。
  • 黑獺:指司馬懿,因其小字黑獺。
  • 仲謀:指孫權,字仲謀。
  • 鼎峙:三足鼎立。
  • 材力:才能和力量。
  • 咄咄:表示驚異。
  • 廣武歎:指阮籍的廣武之歎,表達對時侷的無奈和悲憤。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以放達不羈著稱。

繙譯

爾硃榮在秀容起家,結交豪俠顛覆了北魏朝廷。 他的兵力不足萬人,但所到之処無人能敵。 他輕易地瓦解了葛榮的軍隊,遠見卓識地運用天光之策。 雖然有才能足以制造混亂,可惜缺乏平定亂世的德行。 他如同曹操的次等,司馬懿與孫權竝肩。 天下三分由天命所定,鼎立之勢迺是人才和力量的較量。 令人驚異的廣武之歎,讓人不禁想起阮籍的悲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爾硃榮的描繪,展現了其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同時也指出了他缺乏平定亂世的德行。詩中將爾硃榮與歷史上的曹操、司馬懿、孫權相提竝論,突出了他在亂世中的重要地位。最後,通過提及阮籍的廣武之歎,表達了詩人對亂世的無奈和對英雄人物的複襍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世貞對歷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