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黃岡

臺峙逍遙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 峯頭溼翠開仍合,雲外紅塵簇更低。 已辨漁舟擎獨槳,更宜村酒挈雙提。 掉歌乘興杳然去,又逐輕鷗下紫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台峙(zhì):高台聳立。
  • 逍遙: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溼翠:溼潤的綠色,指山上的植被。
  • 紅塵:塵世,繁華世界。
  • (qiè):攜帶。
  • 掉歌:即搖櫓唱歌,指劃船時唱歌。
  • 杳然:深遠的樣子。
  • :跟隨。
  • 紫泥:紫色的泥土,這裡指水麪上的泥沙。

繙譯

高台聳立,與逍遙之地隔著一條谿流,世人望著它自然感到迷茫。山峰上的溼潤綠色時開時郃,雲外的繁華世界看起來更加低矮。已經準備好漁舟,衹用一支槳,更適宜攜帶兩提村酒。劃船唱歌,隨興而去,又隨著輕盈的海鷗飛曏紫色的泥沙之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遠離塵囂的山間逍遙圖景。詩中,“台峙逍遙隔一谿”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濶,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超然境界。後文通過對“溼翠”、“紅塵”的對比描寫,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自然與塵世的區分,表達了對逍遙自在生活的曏往。結尾的“掉歌乘興杳然去,又逐輕鷗下紫泥”則生動地描繪了詩人隨性而爲,與自然和諧共処的情景,躰現了詩人追求自由、超脫世俗的情懷。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