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

陸不必車昆崙,水不必航扶桑。恩愛苟一虧,咫尺天茫茫,三飧詣莽蒼。 其腹猶果然,安能飧風吸露窮歲年。縱有王子晉,安得日日好容顏。 出門各自顧,他人肯容恤。千言成桃李,一言變荊棘。 白刃如雪金如丘,俠客報恩行報讎。不在里巷間,多在長安之道周。 行路難,君自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崙(lún):古代傳說中的山名,位於中國西部,神話中爲神仙居住之地。
  • 扶桑:古代傳說中的東方神木,太陽陞起的地方,也指日本。
  • 三飧(sūn):三餐。
  • 莽蒼:形容景色迷茫,也指空曠無際的野外。
  • 果然: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 飧風吸露:比喻生活清苦,衹靠風露爲生。
  • 王子晉:古代傳說中的仙人,能使人長生不老。
  • 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荊棘:比喻睏難和障礙。
  • 白刃如雪:形容刀劍鋒利,閃著寒光。
  • 金如丘:形容財富堆積如山。
  • 俠客:古代指行俠仗義的人。
  • 報恩:廻報別人的恩情。
  • 報讎(chóu):報複仇恨。
  • 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今西安,常用來指代繁華的都市。

繙譯

陸地上不必乘車到崑崙,水麪上不必航行到扶桑。如果恩愛一旦有所缺失,即使距離很近,也會感到天各一方,茫茫無際。三餐都到空曠的野外去喫,肚子依然感到滿足,但怎能衹靠風露來維持一整年的生活呢?即使有像王子晉那樣的仙人,又怎能每天都保持美好的容顔呢?出門在外,每個人都衹顧自己,別人又怎會輕易給予關懷。千言萬語可能成就美好,一句話也可能變成障礙。刀劍鋒利如雪,財富堆積如山,俠客們既報恩也報仇。這些事情不在小巷中發生,多發生在繁華的長安道上。行路難,這是你自己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陸地與水上的旅行,以及恩愛的缺失,表達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獨與不易。詩中“三飧詣莽蒼”與“安能飧風吸露窮嵗年”描繪了生活的艱辛與無奈,而“縱有王子晉,安得日日好容顔”則反映了人們對美好容顔的渴望與現實的殘酷。最後,詩人通過“俠客報恩行報讎”與“多在長安之道周”揭示了社會中的恩怨情仇,以及繁華背後的複襍與艱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