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書懷寄所知

秋螢一點雨中飛,獨立黃昏思所知。 三島路遙身汨沒,九天風急羽差池。 年華逐浪催霜發,旅恨和雲拂桂知。 不向故人言此事,異鄉誰更念棲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螢:秋天的螢火蟲。
  • 三島: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這裏象徵遙遠的理想或歸宿。
  • 汨沒:沉沒,消失。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高遠或難以觸及的地方。
  • 羽差池:羽毛不齊,比喻處境艱難或心情不寧。
  • 年華:年歲,時光。
  • 逐浪:隨着波浪,比喻時光如流水般流逝。
  • 霜發:白髮,指年老。
  • 旅恨:旅途中的憂愁和遺憾。
  • 和雲:與雲一起,比喻憂愁隨雲飄散。
  • 拂桂知:拂去桂樹上的塵埃,比喻清除心中的煩惱。
  • 異鄉:外地,他鄉。
  • 念棲遲:思念停留的地方,指思念家鄉或安定的生活。

翻譯

秋天的螢火蟲在雨中孤獨飛舞,我獨自站在黃昏中思念我的朋友。 三座仙島的路途遙遠,我的身影彷彿在其中消失;九天之上風急,我的心情如同羽毛般不安。 時光如浪,催促着我的白髮增多;旅途的憂愁和雲一起飄散,我試圖拂去桂樹上的塵埃,清除心中的煩惱。 我不會向老朋友訴說這些事情,在異鄉,誰還會思念我這個停留的人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天的黃昏中,孤獨地思念遠方朋友的情景。詩中運用了秋螢、三島、九天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遙遠理想和歸宿的嚮往,以及對時光流逝和旅途憂愁的感慨。末句「不向故人言此事,異鄉誰更念棲遲」,透露出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鹹用

李鹹用

李鹹用,唐,生卒年不詳。族望隴西(今甘肅臨洮)。習儒業,久不第,曾應闢爲推官。因唐末亂離,仕途不達,遂寓居廬山等地。生平事蹟散見宋楊萬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附。鹹用工詩,尤擅樂府、律詩。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爲善寫“徵人悽苦之情”,有“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則詆爲“氣格卑下”(《唐才子傳》)。與修睦、來鵬等有交誼,時有唱酬。作詩頗多,《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披沙集》6卷。《全唐詩》存詩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