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至太原
炎祚昔昏替,皇基此鬱盤。
玄命久已集,撫運良乃艱。
南阨羊腸險,北走雁門寒。
始於一戎定,垂此億世安。
唐風本憂思,王業寔艱難。
中歷雖橫潰,天紀未可幹。
聖明所興國,靈嶽固不殫。
咄咄薄遊客,斯言殊不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祚 (yán zuò):指唐朝的國運。
- 鬱盤 (yù pán):穩固而繁榮。
- 玄命 (xuán mìng):天命,指帝王的命運。
- 撫運 (fǔ yùn):順應天命,治理國家。
- 羊腸 (yáng cháng):形容道路曲折險峻。
- 雁門 (yàn mén):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北部,古時爲邊防要塞。
- 一戎 (yī róng):指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或戰爭。
- 億世 (yì shì):指長久的時間,世世代代。
- 唐風 (táng fēng):指唐朝的國風,即國家的氣象和風範。
- 王業 (wáng yè):指帝王的基業或統治。
- 橫潰 (héng kuì):指國家動盪不安,社會秩序崩潰。
- 天紀 (tiān jì):天道,宇宙的秩序。
- 靈嶽 (líng yuè):指神聖的山嶽,這裏比喻國家的根基。
- 不殫 (bù dān):不竭,無窮。
- 咄咄 (duō duō):表示驚異或不滿。
- 薄客 (bó kè):指遊歷在外的士人或遊子。
- 不刊 (bù kān):不可更改,非常正確。
翻譯
唐朝的國運曾在混亂中交替,但皇基穩固而繁榮。天命早已集中,順應天命治理國家實屬不易。南方有羊腸般的險峻道路,北方通往寒冷的雁門。始於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垂此世世代代的安寧。唐朝的國風本就充滿憂思,帝王的基業實屬艱難。雖然中途國家動盪不安,但天道未可干涉。聖明的君主所興建的國家,其根基神聖而不可窮盡。對於那些驚異或不滿的遊子,這些話是絕對正確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唐朝國運的深刻思考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詩中,「炎祚昔昏替,皇基此鬱盤」描繪了唐朝歷史的起伏,而「玄命久已集,撫運良乃艱」則體現了治理國家的艱難。通過對「羊腸」、「雁門」等具體地理特徵的描寫,詩人強調了國家的邊疆安全和軍事重要性。最後,詩人以「聖明所興國,靈嶽固不殫」來讚美國家的穩固和神聖,同時對那些遊子的不滿表示了堅定的立場,認爲自己的觀點是不可動搖的真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歷史感和對國家的忠誠。